癌症防治,科普先行。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其主题为:点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国!
癌症是一种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癌症归属到慢性疾病管理范畴。既然癌症已被视为慢性疾病了,那就不用紧张害怕,因为不会马上危及生命。它不像心梗、脑出血那种急性病,和冠状肺炎的传染病,医疗上往往措手不及。而罹患上癌症,却能给你充足的时间去治疗,所以就看你如何正确对待这种疾病了。
人类疾患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传染性疾病,如鼠疫、非典、禽流感、冠状肺炎等等,医学上往往无能为力;第二类是急性疾病,如心梗、脑出血等等,会立即危胁到人的生命,医学上往往措手不及;第三类是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等,医学上有很多的治疗方法。所以患上癌症相对比传染病、心脑血管急性病,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来延长寿命。关键是怎样才能继续生存,就看你如何活在当下了。
首先,我们需要真正的了解癌症这种疾病。几乎所有慢性疾病都会有复发的现象,比如:风湿病腰腿疼痛,着凉后又犯了;慢性气管炎咳嗽,感冒发烧后又引起症状加重了;高血压头痛,睡眠不好,着急上火后又发作了等等。慢性疾病只是出现复发,痼疾再现而已,而不存在转移这一说。而癌症还有一个不同于慢性疾病的特点,除了复发以外,还会出现转移这一现象,这是癌细胞的属性所决定的,机理比较复杂,医学上有很多解释,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探讨。先说复发的概念,是指在手术原来的部位又长出了肿块;而转移的概念,是在远端另外一处,又出现了同原发灶同一病理的肿块,这叫转移;如果病理不一样那叫“双重癌”。既然癌症是慢性疾病,就给你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去进行调整,科学规范的治疗,控制病情的进展是可以办到的。而有病乱投医,跟着广告走,误治或过度的治疗,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对待慢性疾病,在治疗上要讲究策略。思路决定出路,抗癌也要转变思路,打歼灭战此路不通,而打持久战才是上策。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带瘤生存,与癌共舞,和平共处。因为手术虽然先进,能把主体病灶立马切除掉,可是切不干净,血液或淋巴中总会有残留,况且癌症是全身性疾病,光靠局部切除手段,是不能解决全身性疾病这样一个根本问题的,放疗也是局部治疗手段,放那个位置就控制那块地方,是用射线把癌细胞杀死,并控制其复发和转移。所以局部治疗手段结束后,后续的全身治疗很重要。而化疗是全身的治疗手段,虽副作用和损伤是避免不了的,但确实很有效,能把体内残留的活跃的癌细胞杀死,降低癌细胞的活性,是避免其复发和转移的有效手段。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把体内的癌细胞赶尽杀绝,那样会瘤去人亡的,因为化疗是化学合成药物以毒攻毒,它是好坏细胞一起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就给癌细胞留下了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的可能。当然过度的治疗更不可取。因此,西医治疗手段结束出院后,并不是治疗的终结,不要给癌细胞留下喘息的机会,立马做到无缝对接,再用中医中药慢慢的调理3-5年,以巩固西医的治疗成果,才能闯过五年大关,实现长期带瘤生存的目标。
最后,在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对病人千万不要隐瞒病情,那样做会误事的,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再者也侵犯了病人的“知情权”,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另外,也不要低估了病人的承受能力,每个人都想多活几年,所以病人求生欲望强,能把自己体内的潜能调动出来,主动参与并积极配合公开性的治疗,恨病吃药,远比被动接受治疗,效果要好很多很多。
为满足不同疾病的就医需求,全方位的为患者服务,刘光瑞、刘光杰“北方哥俩老中医”已携手同行,开启了线上看病的模式,特告知:
从今往后,只要有人生病,别着急、别紧张,千万别有病乱投医,防止走弯路进入误区!足不出户宅在家里,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手机,添加哥俩老中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