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美乱象整容进入ICU学生维权难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医美行业再次迎来暑期消费热潮。今年的暑期医美热潮比往年晚了一些,但在暑期做医美项目的消费者依旧很多,主要以学生群体为主。同时,虽然目前医美很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社会对整容人士的包容度也越来越高,但这个行业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光鲜。

学生热衷“微整形”

张莉(化名)是一名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二学生,最近她刚做完双眼皮手术。“我的专业对相貌的要求比较高,周围的女同学甚至男同学都做了双眼皮手术,所以我也选择做双眼皮手术,可以提升‘颜值’”。

虽然现在张莉的眼皮依然比较肿,但她表示,再过十天就可以消肿了,她对这次手术的效果很满意,“做手术之前肯定是害怕的,做完也很害怕,担心手术效果,不过现在医生说恢复得不错”。

另外一位受访者高雯(化名)则刚刚参加完高考,她在高考结束后第二天就去医美机构了解祛斑手术了。“脸上的斑点是我特别在意的瑕疵,我一直盼着高考结束后可以赶紧做祛斑手术,让我有一张更干净的脸,这样我也可以更加开心地迎接大学生活。”她对记者表示,暑期做医美项目便于恢复,心理压力也会比较小。

北京某医美机构的接待人员告诉记者,暑期来临,学生群体是医美项目的主力消费群体。而且这些学生更偏向于“微整形”,例如祛斑、热玛吉、埋线双眼皮手术,而不是隆胸、削骨、抽脂等大型手术。

医药行业咨询管理专家林小芳则对记者表示,“微整形”通常是指非永久性的整形,具有见效快、容易恢复等特点。目前的“微整形”费用一般在-元不等。

“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有些学生身体还没发育完全,而且经济实力也有限,所以做一些‘微整形’比较合适。”上述受访接待人员介绍,“以前艺术院校的学生比较热衷于整形,现在高考结束的、出国留学的,以及即将找工作的大学生,不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有来咨询医美项目的。”

医美平台更美App于今年1月发布的《更美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在消费人群年龄层中,00后的占比约15%左右,尽管相比47%的90后消费群体而言,仍不是主力消费群体,但是极快的增长速度显示出了00后医美消费观念的快速形成。

学生被“忽悠”维权难

虽然学生群体已经逐步接受通过手术的方式让自己‘颜值’提升,但不少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被商家“忽悠”。中国商报记者发现,很多媒体都曾有过学生做医美项目失败并且维权困难的报道。

大学生彭娜(化名)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为了减肥,她曾经在美容院打过名为“溶脂针”的产品,商家表示“一针就瘦”,这种可以快速减肥的方式听起来非常诱人。所以当时她没有考虑太多就匆匆决定手术。打完“溶脂针”之后她的腿不仅没有变瘦,还有明显的淤青,此外,她还出现了头晕的症状。“那时年龄也比较小,不知道怎么维护权益。”彭娜表示,后来美容院承诺退一部分钱,但没过多久这家美容院就跑路了,钱也没要回来。

目前在国内市场,使用“溶脂针”是不合法的。溶脂针成分复杂,曾作为脂肪瘤的治疗药物,但目前国内外都没有权威的机构承认此类药物的美容疗效。

针对医美行业的乱象,今年7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表示,“美白针”“溶脂针”等不是合法的医美项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监督科科长刘洪对媒体表示,不少消费者不了解医美机构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美容院是不允许开展注射手术的。

一场鼻整形,女子躺进ICU经历“生死三日”

小杨身材高挑,一头长发,这位年轻爱美的漂亮北方女孩,却对鼻子不满意——医院做整形。

小杨打开手机,搜索输入“广州整形”,医院(下称“医院”)的名字跳了出来,附带着“二十年老店”的广告语。“我就是看着这句话,医院了。”小杨对记者说道。

  

在医院的广告宣传片中,医院“二十年老店”的由来。

  

“成立于年,是一家集医疗美容、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整形美容连锁集团。服务项目近项,汇聚了中美韩日等名实力世界级整形美容专家,与多家世界强医疗设备集团,成为友好战略合作关系——成为中国整形美容行业第一品牌。”

  

医院了。

  

00年5月7日上午,她来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5医院大厅,热情的接待“扑面而来”。“我说想做鼻子,填个假体,结果负责接待的医生说,我最好做肋骨鼻。”

  

“最开始告诉我要在胸口开刀,我确实有点怕。”但随即工作人员告诉她,“肋骨鼻”的多项好处:伤口小、不会排异、不会发炎、效果自然,当然收费也是偏高的。

  

医院为小杨开出了1万的费用单。小杨嫌价格太高,院方表示,医院拍摄一组广告片,手术费就能减免。小杨答应,手术费最终定在7.3万元。

  

接下去,交费、签单、体检,几乎是同时进行。她左手正抽着血,右手边就送来了一沓纸质资料。“我问这是什么,他们说没啥。十几张东西,他们就站在我旁边,非常着急催我签。我这边抽着血,那边还要签字。”

  

过了晚上7点,一天没吃没喝的小杨刚准备回家。医院却告诉她,准备上手术台,“这太快了吧?我问为啥这么着急,医院说要快点做完,明天王教授就不来了。”

  

这位即将给小杨动刀的教授名叫王旭明,在   

“医院和我说,王教授一个月才来一次,约他很难的,所以今天要马上做完。”晚上8点,小杨被推进手术室。临进门,她有点心慌:“到底会不会有风险?”

  

“不会啊,这个是教授,不要想太多。”

  

第二日:术后惊魂,“胸口裂开一样的疼”

  

凌晨点,小杨被推出了手术室。等她再一次睁眼,已经是第二天上午8点左右。

  

“我怎么呼吸不上来了?”麻醉感消失,她觉得胸口上就像顶着石板。据小杨向记者回忆,鼻子和胸口都动了刀,她试着张开嘴,吸了几口气,发现吸不到,再一使劲,胸口裂开一样的疼。

  

她马上喊护士,护士说,这是取完肋骨的正常反应。直到上午10点,床边来了两三个白大褂医生模样的人,她冲着这群人吐出两个字:难受。

  

“我头已经发晕了,但还能听见他们小声说,这人怎么脸色变了。我当时心里头一凉。”紧接着,一波又一波的医护走进病房。一张张陌生的脸从她头上方探过来,凑近,盯着她。“每个人都跑来问我一句,你怎么了?”但这个时候的小杨,已经说不出话了。

  

她开始发烧、血压异常,几个护士过来,把她拉到了CT室,拉出来,又推进化验室,再拉出来。姐姐拼命吵架的声音,监测仪器的声音,周遭人小声嘀咕的声音……不断传进小杨的耳朵。

  

直到下午1点,医院一位院长走到小杨床边说:“有个情况,医院设备有限,现在要转院。”她像是本能的,使出浑身力气,紧拽住了那只院长的手。

  

据医院出具的手术记录显示,小杨的手术项目名称是:鼻假体取出术、全肋软骨鼻部综合整形术、宽鼻缩窄术、鼻基底凹陷矫正术、鼻翼缩小术。手术者为王旭明等其他共计5位医护人员。

  

而另一份医院出具的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显示,00年5月8日凌晨1点30分“完成手术,手术过程顺利。”

  

同日上午11点,“患者呼吸困难,暂不考虑血气胸,继续密切观察。”

  

下午16点10分,“术后9小时,患者出现血压、血氧下降,胸闷、气促等情况,状况无明显好转。刘杰伟院长查看病人情况,医院检查治疗。”

  

小杨医院的急诊室,一系列检查再次开始重启。9日下午,小杨的诊断结果终于出来了:胸腔积液,很多血水,需要马上转入ICU抢救。

  

记者查询发现,该院出具的一份住院病案显示,患者于5月7日在“医院”行“肋软骨隆鼻术”,术后出现胸闷气促。于9日13时进入MICU病区监护,诊断为“急性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脓胸等”。

小编:医美繁荣及其背后带来的美丽,蒙着用户的眼睛造梦,却不提及高风险及手术失败率。医美失败案件屡见不鲜,那些追求“美梦”的用户还沉浸在梦境中,梦醒后悔不已。种种已经敲响了警钟,你还在梦境中吗?

顶智学院作为行业里的教育平台,秉承着传统促进行业发展的理念,公平公正对待行业内任何声音,希望更多医美人加入我们一起努力,欢迎投稿,积极推动医美行业发展。

更多医美行业内容,点击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fanfang.com /zflzl/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