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虎谁都不怕,除了东北话

偏方制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86525.html
文/山野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你见过哪些事情往奇怪的方向发展?”对于这个问题,一只叫“完达山一号”的东北虎,最有发言权。前不久,在黑龙江密山临湖村,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一只重达斤的大老虎闯进村庄,只见它凶狠地朝一名女子扑去。千钧一发之际,一辆小轿车按着喇叭从马路冲下农田,企图救出命悬一线的女子,整个过程可谓是绝地求生。众所周知,老虎伤人致死事件层出不穷。人一旦被老虎扑倒,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所以无论是救人司机和受伤女子,都难以想象他们当时是多么紧张、恐惧、后怕.....然而,当救人司机被采访时,事态竟然朝着奇怪的方向发展......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看完视频,相信你也会有些忍俊不禁。明明是很危险的事情,怎么从这位东北大哥嘴里说出来全变味了?仿佛东北人自带喜剧人基因,哪怕大哥是很认真严肃地接受采访,可你还是会忍不住笑场。让我们来复盘一下东北话的魔力。初遇老虎时,大哥的语气是升调。“咱哪见过那么大玩意儿啊!简直太吓银(人)啦!”在表达老虎速度很快时,大哥的用词也是相当生动形象!“那老虎(的速度)最少得干一百多迈,我在地笼沟都干六七十迈,香水都甩掉了!”哈哈哈哈哈哈心疼香水十秒钟!不仅是司机,受伤女士当时也是很勇。当看到车从马路穿越农田下来救自己的时候,女子第一反应不是求生,而是——“哎呀大兄弟,你这车是咋开进来的呢?”上车后,女子才反应过来。“那啥玩意儿?(刚才扑到我的)是老虎吗?”讲真,老虎的凶险被东北话彻底给化解了。这不是东北人第一次和东北虎狭路相逢。此前,一个东北渔民在打渔时,突然发现一只老虎在河里游泳。可能是游累了,老虎看到船就想爬上来休息(顺便把人给吃了)。就在老虎的头探上船的那一刻,大哥刚好和老虎打了个照面。一般人真的要吓死了,可大哥愣是“咔咔地”把老虎给“生怼下去了”。记者问大哥当时是啥感觉,咱都以为他会回答“吓死了”。可大哥却害羞地说:“有一种快接吻的感觉。”行吧,这或许就是东北话的魔力。再危险的场景,都是浪漫的爱情。再可怕的危害,都是转角遇见爱。东北虎什么都不怕,除了东北话。毕竟,东北话可以解构一切。东北话不仅可以把“危机”变成“脱口秀”。它还能把“悲剧”化解成“喜剧”。去年冬天,东北碰上恶劣暴雪天气。行使在路上的车,接连发生追尾事故。甚至当追尾别人的司机刚拨通报警电话时,自己又被别人追尾了。不看这个视频,你根本不知道用东北话表达悲伤和沮丧,是多么搞笑。来源/网络发现刹不住车的时候,大哥先来了一波精准预判——“完了完了,出事了出事了,得撞了。”随后给保险公司打电话,淡定气质拿捏得死死的:“小剐蹭小剐蹭。”保险公司刚想确认,结果自己又被后方来车给撞了。当时大哥已经万念俱灰了,但还是用一种“爱咋咋地”的语气说:“完了,现在损失严重了。又有个车给我撞了。”交通事故的“闹心”,就这样被东北话的幽默风趣化解了。他们并非坐视不理,而是乐观看待人生风雪。庄稼倒了我们扶着,保证不影响秋收。暴雪来了我们顶着,迟早有雪化的那一天。东北话解构悲剧的内核,是东北老铁们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有人说,东北话的“传染性”特别强。疫情期间,医院的是东北医疗队。为了安抚武汉患者的焦虑,医生十分热情地自我介绍说:“别看我是外省来的,但我们东北话类似普通话,口音‘害行’,不是很浓。”患者听了之后,表示咱也不好反驳哇,毕竟人家是远道来支援的。只能隐晦地回应了一句:“有‘亿’点浓。”治疗一段时间后,武汉人的东北口音也浓烈而不自知。一位患者经常和医生说:我腰“这旮瘩不得劲儿”。(腰不舒服)起来之后,腰“老疼了”。(特别疼)与此同时,医院也出现另一番欢乐的景象。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冰雪奇缘》里的Elsa会说东北话,那她根本不可能把《letitgo》唱得那么清冷孤寂。毕竟用东北话翻译——“随他吧”可以变成“爱谁谁”,潇洒指数直线上升。Elsa肯定也会瞬间嗨起来唱: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你看,东北话仿佛有一种治愈的力量。无论是中气十足的嗓门,还是抑扬顿挫的音调,又或者是生动形象的用词,都安抚着那些落寞悲观的人。再“拔凉拔凉”的心,都会被东北话给“捂热乎”了。在古代,江湖人士常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到了现代社会,东北人将东北话利用到极致。每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他们都会仗义执言,怼得对方哑口无言。就拿公交车让座话题来说吧。许多岁数不大的中年人倚老卖老,用道德绑架无辜的乘客。这种行为,用东北话来形容就是两个字——赛脸。有个老头一开始气势汹汹,上来就对东北小伙道德绑架。“我都是你爹这么大岁数了,你见着你爹也得给他让个座。”小伙见状,顺势接话:“让给我爹行啊,我爹养我了,你养我了?”老头开始倚老卖老:“那我也比你大。”小伙直接来了个降维打击:“你啥玩意比我大呀?肿瘤比我大啊?”老头开始顾左右言他:“我告诉你啊,我年轻的时候指定混得比你强。”小伙发出轻蔑的疑问:“妈呀,那你咋混的啊大哥,咋连个车都没混上呢?”老头气急败坏,想动手:“你这是怎么个意思?”小伙开始给老头普法:“咋地,你要打我啊?你动我一下试试?我今天不讹你裤子提不上就算你没穿。”(意思是法治社会动手伤人违法成本太高,劝老头三思而后行。)真的太绝了。妙语连珠的东北话,看似杀伤力不大,但侮辱性极强。还有一个东北姑娘,在公交车上遇到无赖大叔刁难兵哥哥,让兵哥哥给自己让座,理由是解放军应该为人民服务。这可给东北姑娘气坏了,她的每一句都让人无法反驳——“哪回有战争啥的,不都得穿军装的救你啊?再说了有灾有难的时候,不都是他们第一时间跑出来救你。“要不是这帮军人把敌人打跑了,你能吃得这么肥头大耳的啊?”最后小姐姐说了——“我告诉你,我要不是新剌的双眼皮,你看我打不死你。”全车乘客都为无赖大叔捏了把汗。“兄弟别说了,是双眼皮救了你。”所以千万不要轻易和东北人吵架,因为我怕你吵着吵着,就笑场了。如果你看过《你好,李焕英》,或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李焕英的工厂明明在湖北的襄樊,可为何当地工人说的都是东北话?因为电影里胜利化工厂的原型,就是由辽宁庆阳化工包建的。当年为了响应国家“三线”建设,无数工程师、技术工人、老师,从富饶的东北来到南方腹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遗余力地支援建设西南地区的国防工业体系。于是你会发现,不仅襄樊有很多人说东北话。连同省的十堰,也有着东北人在当年建造的暖气。四川攀枝花的方言里,也有与东北话的融合的影子。东北话不仅解构一切,它还可以重构美好,化平凡为神奇。为什么东北人对兄弟省份这么热情?我想,“家国情怀”早就刻在了他们骨子里。就像一位东北老板,在韩国经营了一家中餐馆。有一天,老板听到来吃饭的顾客在诋毁中国。他二话不说给怼了回去:“你说啥呢?你是不是有点不要脸了?”听了自带霸气气场的东北话,两个顾客只能匆忙结账,落荒而逃。事后采访中,老板淡淡地说:“你可以说我的店服务不好,但你不可以诋毁我的国家。虽然我只是个普通的小老百姓,但无论我在哪里,任何人都不能诋毁我的国家。”这就是东北人,那些看似气势汹汹的东北话,诉说的是“生意可以不做,但祖国尊严不能丢”。东北话解构一切的背后,藏着东北人“洒脱”的性格。你想啊,这里动不动就极端严寒天气,气温零下三四十度是常态,冬天也吃不到什么新鲜水果,早年间的水管子经常被冻得淌不出水。可他们还是选择乐观对待,苦中作乐、随遇而安。哪怕遭遇误解和非议,可他们还是选择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于是在这片黑土地上创造一个又一个传奇。幽默风趣、解构一切的东北话背后,是坚韧乐观的东北人。黑夜到来时,或许所有人都在等天明。但只有东北人,会选择在黑暗里跳舞。点击文字查看往期推荐五一假期搞笑朋友圈截图,笑到窒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一些“不堪入目”的成人真相李荣浩更适合开拖拉机?网友:求求你们放过他吧!救命!夺笋呐!作者:山野,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fanfang.com /zflby/11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