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信美苑二十四节气养生谈之霜降

今年的10月23日是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这时候,晚上地面的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故称为霜降。

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了气候对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又该如何使自身这一有机的整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从而使人与自然界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有二点。其一,指机体自身各部分间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平衡;其二,指机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而协调平衡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在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生克制化”关系,由此维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人体生理的协调平衡。

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属金,五时中(春、夏、长夏、秋、冬)为秋,在人体五脏中(肝、心、脾、肺、肾)属肺,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则应以平补为原则,在饮食进补中当以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

饮食调养

“霜降”之时已经进入深秋,中医认为此季节属于五行中的“金”,对应肺脏。因此,此时饮食养生适合的是“平补”。适宜的食物有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等。这些食物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固肾补肺的功效。此时应少吃寒凉的食物,如海鱼、虾、各种冷饮等,以免伤肺引发疾病。“霜降”后一般是进补的好时候,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以保暖润燥健脾养胃为主,应该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雪里蕻。少吃冷硬食物,忌强刺激、暴饮暴食,还要注意胃的保暖。“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白薯、山芋、山药、藕、荸荠,都是这个时节适宜吃的食物。此外,还可以多吃些百合、蜂蜜、大枣、芝麻、核桃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

霜降养生食谱推荐

以下三款粥汤都具有滋补肾阴,健脾养胃,生津润燥,补血益气之功效。

白果萝卜粥

配料:白果6粒,白萝卜克,糯米克,白糖50克。

做法: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

双耳汤

配料:白木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

做法:将白木耳、黑木耳用温水发泡,除去杂质,洗净,放入碗内,加冰糖、水适量,置蒸笼中,蒸一小时,待木耳熟透时即成。

板栗炖乌骨鸡

原料:鲜板栗10枚,乌骨母鸡一只。

做法:鲜板栗去壳取栗仁备用,乌骨鸡洗净晾干。将乌骨鸡、板栗仁同入砂罐中,加清没过,入生姜,加盖文火焖2小时。起锅加少量食盐,即可食用。

功效:乌骨鸡,甘平,入肺肾,滋阴益气,能双补肺肾。板栗,补肾强筋。

精神调养

肺与秋气相应,肺气虚者对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秋风冷雨,万物萧条,常会让人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之感,产生抑郁情绪。应注重调摄精神养生,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的影响。

运动调养

此时节秋高气爽适合登高养生,山林地带空气清新,登高能使人的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快,锻炼心肺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需注意的是要量力而行且注意增加衣物。

除登高以外也可采用我们养生最便捷的方法步行,但应注意霜降天气转凉,不宜早晚温差较大的时候进行,最好选择有太阳的时候进行锻炼。

晨间运动宜迟,晨间容易集聚雾气,随着气温的降低,霜冻也可能会出现。因此,我们晨间运动的时间可以适当推后。尤其是患有胃溃疡等胃病的人,过早出来运动容易吸入冷空气,引起胃肠黏膜血管收缩,致使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这对溃疡的修复不利。

“霜降”前后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高峰,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感等。为预防这些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有哮喘发作史的人尤其要注意增减衣服,外出时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对呼吸道的刺激。其次,还要加强体育锻炼,通过锻炼增加抗病能力,广播操、太极拳、散步、慢跑、登山等都是比较适宜的运动方式。霜降后要减少秋冻,尤其要注意下肢的保暖。

要做足准备活动

在室外运动,要特别注意保护关节,一定在做完常规的准备活动之后,再加大各关节的活动幅度,必做的准备活动是踝关节运动、膝关节运动及髋关节的运动。打球之前,除了要进行慢跑活动,还可以加入交叉步跑、急速S弯变向跑等,跑完后要重点活动手腕和脚腕,先活动开了再上场。

秋季游泳是不错的运动,对肺部有锻炼作用,这时要注意先用凉水冲一冲再入水,提前适应一下,防止发生抽筋。在健身房运动时应适当延长准备活动时间,注意韧带的拉伸,在身体发热的情况下,做压腿、立位体前屈等动作。

起居调养

在睡眠方面,《黄帝内经》里提出:“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秋天气候转凉,要早一点睡觉,以顺应阴精的收藏;又要早一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舒长。睡眠时卧的方向上,古人提出“秋冬向西”的观点,如《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里说:“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穿衣原则防静电,少穿化纤衣服。此时节穿衣要做到三点,肚暖、背暖、足暖,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从足生。

此时节是感冒,高血压,关节炎,血管病,脑出血,呼吸系统等疾病的高发期,平时要多注意保暖。

深秋天气变化异常,易患感冒。下列“九饮”能增强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晚上睡觉前饮用,可有效预防感冒的发生。

1、葱白饮:大葱白克,切碎煎汤,趁热饮。

2、姜茶饮: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

3、菜根饮:大白菜鲜根克,切片煎汤,趁热饮。

4、姜枣饮: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

5、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

6、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

7、姜糖饮:鲜姜末3克、红糖或白糖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8、橘皮饮:鲜橘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9、菊花饮: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提升腹温

中医认为腹部是全身经络的必经之地,脏腑的盛衰关系着人的健康与否。著名的中医典籍《对时论》中有这样的记载“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知脏腑如何,则莫如诊胸腹。”

霜降时节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气温降低明显,气温变化突然,提升肤温有助于应对此时节的天气变化。腹部是先天阴经聚合的地方,易产生寒凉,易造成经络瘀堵,气血不通,以至腹部更加寒凉,形成恶性循环,痰湿、脂肪、结节就会成为所在地的贱肉横生,而且易长斑、长痘、便秘、痛经、手脚冰冷、乳腺增生、还容易出现疑难杂症、甚至肿瘤的发生,脂肪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提升肤温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

中医建议提升腹温调理方法:经络推拿、药浴、艾灸、拔罐、点穴缩胃、药拓等。

排毒

燥邪为患有两大特点,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

由于肺为娇脏,喜润恶燥,主气属卫又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开窍于鼻,以咽喉为通道,故燥邪袭人之时,可以出现口唇、鼻咽干燥,干咳,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症状。温燥除此之外,多感身体发热,出汗,口干而渴,咽干或痛,鼻衄,干咳无痰;凉燥则常有身体发冷,头痛无汗,口不渴,鼻塞,咳嗽有痰而少,使人体毒素堆积。所以此时节排肠毒和脏腑毒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建议排毒的调理方法:艾灸、泡浴、刮痧、坐熏、经络疏通、拔罐、推拿按摩等。

百信美苑健康养生荘园

一个让美丽健康永驻的地方









































哪里治疗白癜风权威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mfanfang.com /zflyf/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