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要猛回头,有高血压、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尤其要避免。这是因为,转头时脖子也跟着动,脖子虽细,却包含颈椎、密集的神经和血管等组织,是重要的“生命线”,脖子两侧的颈动脉为大脑提供80%以上的供血,大脑发出的信号都要经过颈部下行。
中老年人往往高发心脑血管疾病,且颈椎更为脆弱,因此转头时一定要有意识地放慢速度。
第二件事★房颤要赶紧吃药,千万别马虎★另一个容易形成致命栓子的因素就是房颤。临床观察发现,有相当多的中老年人不知道自己有房颤。房颤容易形成血栓。血栓随着血液进入循环系统,会形成脑梗、肺栓塞等重大疾病,甚至可以诱发猝死。对于房颤,最佳治疗用药为华法林,而不是人们所熟知的阿司匹林(用药请遵医嘱)。第三件事★严格监测血糖,以免血糖过低★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在夏季把血糖降得过低,易出现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医院中-美糖尿病中心王绍冠医师提醒大家,正常血糖是空腹6毫摩尔/升以内,餐后8毫摩尔/升以内,糖尿病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或询问医生,设定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第四件事★高温天气,避免冷热交替★由于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此外,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这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另一方面,如果室内空调温度过低,室内室外两种极端的温度变化会使身体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调节,因为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直接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卒中。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且午后最好能小睡1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第五件事★饮食清淡,保证水分充足★夏季人体活动量大,会随之流失大量的水分,如果不及时补水,会导致出现血液粘稠的情况,而血液粘稠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沈利水建议大家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如半夜醒来时也可适量进点水,此举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第六件事★配合食疗效果好★食疗为我国烹调一大特色,源远流长。我国很多天然药物药食同源,以药性与食性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医院中医内科汪涛中医师介绍几款夏季常用食疗方,供心脑血管病患者选用。杏仁等坚果杏仁等坚果可预防血小板凝结。研究发现,即使每周只吃一次坚果,也能减少1/4患心脏病的风险,其中特别推荐杏仁。用法:将杏仁磨成粉状,拌入沙拉、菜中,不但增加口感,也能充分吸收营养。凉拌苦瓜丝苦瓜既可食用,又可作药用,有除邪气、解劳乏、祛热解暑、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的作用,夏日多吃点苦瓜,不仅能解暑清心,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用法:可将苦瓜切成丝,用沸水烫一下沥干,再加入虾米、麻油、盐、酱油、味精等调料,搅拌后即成一道佳肴。莲心饮莲子性味苦寒,善清心火,沟通心肾,主治心烦头晕,心悸失眠等症,唯便溏者慎用。用法:可取莲子心15个,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小贴士如下症状,警惕心脑血管疾病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一些经验,特别是当出现以下的症状时,一定要警惕了:?双下肢出现无法消除的浮肿;?反复出现牙痛、牙周疾病;?皮肤出现黄色脂肪瘤;?突然出现头痛、眩晕、肢麻、胸痛、心悸或晕厥等。编辑:洁 审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