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肌瘤脂肪瘤甲亢怎么办

子宫肌瘤,又叫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症状,少数人会有阴道流血,或者腹部触按有肿物,压迫症状。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属“癥瘕”“石瘕”等范畴,病因一般与七情内伤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引起。该病病机为全身尤其是肾阴阳不调基础上的肝经局部痰瘀互结。子宫肌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属于中医病机分析的痰瘀互结,由于肾中阴阳失调,在月经周期阴阳转化的过程中,阳生阴长太过而阳杀阴藏不及,使得痰浊、血瘀等有形瘀浊滞留乳房不消,积久痰瘀互结而成。

  

30岁以上的妇女更容易得这种病,是妇科多发病。

子宫肌瘤常见症状有:

①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这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

②下腹包块:子宫逐渐长大,肌瘤较小时在腹部摸不到肿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时可从腹部触及。巨大的黏膜下肌瘤可脱出于阴道外,患者可因外阴脱出肿物就医。

③白带增多:少数患者有下腹坠胀感,腰背酸痛,月经量多,经期时间长。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子宫黏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脓样白带。若有溃烂、坏死、出血时,可有血性或脓血性、有恶臭的阴道溢液。

④压迫症状:子宫前壁下段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等。

⑤身倦乏力,腰酸,头晕,心慌,五心烦热。

子宫肌瘤的病因

中医认为多为情绪失调所致,主要的病理环节有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两种。虚症常见于肾虚,气血虚,实症则以血瘀,痰瘀,肝郁居多,子宫肌瘤是妇科病中颇具代表意义的病种。有个别患者久病失血,就会气血双亏,出现体虚病实的病症。

诊断:现代仪器结合触诊诊断。

1,少数子宫肌瘤患者膝盖以下小腿内侧有肌肤甲错

2,结合病史,子宫肌瘤常在地机穴有反应点,多为结节,条索状物及压痛点,并与患者肌瘤的大小,部位及证型有关。

  

子宫肌瘤治疗的总体策略为先泻实、后补虚。针对子宫肌瘤的痰瘀互结的性质,应用疏肝祛痰活血散结的虚实通用方,助相火。即补不可以壅遏化火,散不可以损伤正气。没有肾虚体征不要轻易补肾,否则可能会使肌瘤迅速增大,故调节阴阳从调整五脏入手。

  

治带为先:带下为湿,舌红苔黄腻为湿热,舌淡苔薄白为脾虚。湿热下注,腹痛伴白带量多色黄多是湿热病毒。

 

灸法选取穴位及穴区:

痞根穴,八髎穴区,关元穴区,地机,三阴交。

方义:痞根穴是经外穴。痞,就是痞块的意思,艾灸此穴,有如截断痞块根部的作用,故名痞根。八髎穴区,关元穴区乃是治疗子宫肌瘤的近取穴,利用灸火的渗透和铺姜隔药灸的渗透技术使药物直达病所,对治疗子宫肌瘤起到至关重要。

地机穴为足太阴脾经的

郄穴,具有和脾理血之功,且大部分子宫肌瘤患者在该穴有反应点,表明该处是本病邪气之处所,亦为艾灸刺激点。四穴相合,共奏调气通络,活血化瘀之效。

  

经期调血:三个治则:

①问量定向(量多补摄,量少通利);

②问凉定性(寒者温之,热者凉之);

③必须调肝。

  

四个证类:①量多腹凉(胶艾四物汤):生地、当归、白芍、阿胶珠、艾炭、肉桂炭、生芪、党参、炒橘核、赤石脂、荆芥炭、生牡蛎。

②量多腹不凉(栀芩四物汤):生栀子、黄芩炭、生地、当归、茜草、地榆、乌贼骨、薄荷炭、藕节炭、乌梅炭、香附。

③量少腹凉(八珍汤):生芪、当归、党参、桂枝、川芎、川牛膝、鸡血藤、炮姜、柴胡、云南白药。

④量少腹不凉(桃红四物汤):生地、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泽兰、益母草、香附、地龙。

  

痛经症状多与瘤体阻塞,经血不畅有关,亦可能是血虚失本所致,故要去旧生新,养血活血。

  

始终散结:子宫肌瘤为局部的痰瘀互结,以通阳、活血、散结;

茯苓渗湿、祛痰;桃仁、丹皮、赤芍化瘀;以蜜为丸,取其缓消癥积而不伤正的意思。沈绍功认为,应用散结药有助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临床常常以寒热属性,选加相应的软坚散结药物,以消癥瘕。寒性结滞选加炒橘核10克,荔枝核10克,天南星10克。热性结滞选加浙贝母10克,山慈菇10克,蒲公英10克,夏枯草10克,海藻10克,白僵蚕10克,牡蛎30克,昆布10克,海带10克,海蛤壳30克。并组创虚实通用散结方:蒲公英10克,炒橘核或荔枝核30克,路路通10克,山慈菇、夏枯草各5克,生牡蛎、丹参各30克。

  

调经期及全身状态:调治月经病,首先确定4个治则:

①必先理气,用柴胡和香附。

②要调养脾胃,用白扁豆和蒲公英。

③要固本培精,用蛇床子和补骨脂。

④兼养心血,用生地和当归。这是总的原则,还要分期论治。月经以前有头痛、心烦、胁胀,乳房胀痛,治重调气。分两类:一类疏肝,用丹栀逍遥散;二类暖宫,用艾附暖宫丸。一直吃到来月经。经后调肾,又分虚实。肾中水火有余,易生相火、致瘀结,可用知柏地黄汤清泻相火。阴阳不调,可以痰湿为标,严重时苔腻、胸闷;瘀血日久引起的水湿留滞,久则化为痰浊,阻滞血络而成癥结,正所谓“血不利则为水”。化痰祛湿主要以温胆汤为主化裁:竹茹、枳壳、茯苓、陈皮、菖蒲、郁金。并可适当加入昆布、海蛤壳、海藻以祛顽痰。

  

补虚调肾:阴阳是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重要方法。肾阴不足处方以杞菊地黄汤加减:枸杞10克,菊花1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生杜仲10克,桑寄生10克。若虚火偏盛,见手足心热、口干颧赤等,以二仙汤化裁:知母10克,黄柏10克,仙灵脾5克,蛇床子10克,菟丝子10克,生杜仲10克,桑寄生10克。

  

丸药缓图:遵守慢病轻治的原则,丸药缓攻以收效。在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妇科彩超显示瘤体大范围缩小,或者仅剩小部分未消除时,可以考虑改汤为丸,丸药缓图以消癥散结,避免诛伐太过,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状况。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治疗该病的学术特点与创新为:

一是提出该病的病机为全身,尤其是肾阴阳不调基础上的肝经局部痰瘀互结;

二是对局部主症的治疗,在祛痰化瘀基础上强调散结;

三是对全身病机的治疗强调调整肾中阴阳以绝疾病产生的源头。同时强调,一要小心雌激素的不良影响,但重视调月经周期与调肾、恢复人体正常激素周期性变化,而不是一味对抗雌激素;二是针对肝经局部的痰瘀互结,治疗宜疏肝理气、祛痰化瘀、散结,但应慢病轻治,不过用攻伐,以防止攻邪药物损伤正气,使肾愈虚而加重阴阳失调。

甲亢效方当归六黄汤

甲状腺机能亢进一症,为现代西医病名,中医归入“瘿病”范畴。典型症状可见甲状腺肿大、突眼症、心律加速,有时可见心律失常,多食易饥,部分患者大便次数增多,但常挟不消化食物,易消瘦及营养不良。中医对此症之认识,为多与气郁痰结有关。

疾病初起,证多属实,每见心肝火炽症状。如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目涩口干、失眠多梦。后期证多属虚,而虚中挟实。以阴虚内热症状为多见,如两颊潮红,心悸盗汗、五心烦热,健忘失眠,形体消瘦,舌红苔净,脉形细数等。

至其治法,心肝火炽者当清泄郁火;肝肾阴虚者宜滋肾养肝;阴虚内热者则养阴清热;痰气郁结者参以化痰散结。依据患者之病症,随证施治,余于临证之中,恒见患者肝肾精血亏虚、心肝郁热与痰气凝滞等证,每多挟杂并见,且又相因为病。尚兼有脾肺气虚之象。于症状则多见疲倦乏力及自汗频频。对于此类患者,祝谌予先生用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颇为合宜。

祝谌予先生曰:“此方为我在临床治疗甲亢之首选方剂,口干、自汗、肌肉痉挛时加生牡蛎、木瓜、五味子;手颤甚用白头翁;甲状腺肿大加橘核、荔枝核、夏枯草。”余用先生此法治疗数例,均获良效,今录一例于下。

友人徐君之侄女,昔年在沪业个体服装,后赴阿根廷经营饭店,亦甚顺利。但乍到异国他乡,人地生疏,语言不通,于斯创业,辛苦倍尝。加之急躁郁闷,日以为常。两年后渐觉乏力、短气、汗出、心悸。医院诊断“甲亢”,建议终身服药。

于是返沪求治,以冀痊愈。途中病发甚重,甫下飞机舷梯,即晕厥于地。医院,诊断与境外一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住院一月,病情得以控制,后即出院。彼昔年在沪时,常患肠胃不和,每每由余调治。故出院伊始,即向余问药。时在年12月27日也。

当时所见主症为乏力特甚,汗出极多。稍稍行动则疲惫不支,而汗冒如珠。兼见胸闷、烦躁、口干、头痛、纳食不振、夜寐欠安、前额胀疼、两目不适、面目虚浮、持物手颤、眩晕泛恶、两耳蝉鸣,情绪稍有波动即心慌心跳。诊脉左小,右小滑,舌淡红,苔薄黄。据此脉证,是气血两亏于内,心肝痰火郁伏于中。治法宗祝谌予先生,用当归六黄汤化裁,以益气养血,软坚消痰清火为法,即书一方:

生黄芪24g,当归9g,炒白芍9g,黄柏9g,黄连,黄芩等9g,生熟地各15g,生牡蛎30g,枸杞子9g,党参9g,麦门冬,瓜蒌仁各9g,五味子3g,海藻9g,昆布9g

以上方为基础,用药随症加减。曾用之药有:白头翁、枣仁、夜交藤、石决明、甘菊花、白蒺藜、桑叶、茯苓、远志、牛膝、火麻仁、生晒参、淮山药等。至来年三月中旬,服药七十帖,病体渐愈,症状相继消失,化验基本正常。未久返回阿根廷,二年后曾来电相告:健康一如畴昔。

脂肪瘤的原因

很多30-50岁左右的人,会摸到胳膊、后背、腰等位置有圆溜溜的东西滚来滚去,像个玻璃球,不硬不痛不痒,皮肤表面正常、不红肿,但一捏会疼。小的像黄豆、花生,大的像枣那么大。

人们非常害怕,以为是肿瘤或癌症。去医院检查,说是脂肪瘤。初期无异样,但千万别放松。脂肪瘤具有“复发性”,如不管不顾,容易由一颗复发成几十乃至几百颗,有些人浑身上下都是,苦不堪言。古中医里把这个叫“痰核。

脂肪瘤在古中医里叫“痰核”,为肝郁气结,体内津液运行不畅,导致痰湿结聚皮下而成。

如结块出现在下巴、耳朵附近,则为“淋巴结节”;

出现在甲状腺,则为“甲状腺结节”。

这些“结节”,不仅影响形象和正常身体活动,给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负担,还预示着更大的身体问题。

身体里各种结节是怎么形成的?

1、痰湿凝结:痰湿在体内久不排除凝结成核,也叫痰核

2、肝郁气滞:肝郁气滞的人血弱血虚、气血疏通不畅,造成代谢受阻,就容易在身体各处形成结节;如果同时伴随痰湿重、人体的液态垃圾多,那就更容易形成结节。肝造成的结节一般在胸部左右,就像乳腺结节。

3、胆胃上逆:胆火不降是甲状腺结节、和淋巴结节形成的重要因素,胆胃上逆造成的结节一般在咽喉、脖子周围。

4、肾阳不足:肾阳不足、容易生产皮脂腺结节、脂肪瘤、粉瘤等;耳朵里面的小结节是肾阳不足引起的。

赞赏

长按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白斑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mfanfang.com /zflyf/6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