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一天从得到大学BIB开始,本期的分享嘉宾是一位刚下山的七期三班同学骆毅。他是北京协和临床博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有着15年国内外顶尖医疗机构工作经验,现为卓正医疗首位全职外科医生。今日的分享属于专业领域,数据有着严肃性,本着严谨编辑的态度,本次文章编辑根据骆医生口述内容整理。
分享主要内容:
1)全球宏观肿瘤数据解读
2)当我们面对健康的头号杀手,该怎么办?
3)常见恶性肿瘤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关键词:防癌筛查
一全球宏观肿瘤数据解读今日的分享从三个娱乐圈明星的故事开始说起,大家听到过吴孟达达叔的故事吗?去年年底因为身体不适,肝癌,今年2月去世;
春晚,动物世界的主持人赵忠祥鳞状细胞癌,年去世
姚贝娜,歌手,乳腺癌复发,年在我们深医院去世。。。。
其实这类事情很多,明星有名气,所以报道的多,每一个人身边都或多或少有朋友有家人,或者有人和肿瘤有相关的一些情况,信息发达的今天,肿瘤相关的情况大家其实并不陌生。
给大家分享一组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这个癌症研究机构年
12月发布的数据:
从图表可以看出,年世界各国新增病例数,中国将近四分之一的占比,年各种癌症死亡人数中,中国是30.2%。万人,不仅仅是人口多,体量大,还有其他别的原因。在中国每一分钟新发癌症患者是8.5人,每分钟癌症去世人数大概5.8人。同期,因交通事故相比,每八分钟1人,这其实看到就是至少一个数量级的区别。
第二种数据是整个癌症的分类,虽然说癌症,但其实我们专业人士一般说肿瘤,肿瘤它包括了良性肿瘤和恶性,其中恶性肿瘤就可能是癌症细胞癌症,还有一种相对少些点叫肉瘤。
恶性肿瘤的发病前十的里面,世界排名第一的是乳腺癌,大概占到11.7%,第二是肺癌。第三是结直肠癌。
我们中国的新发癌症,正好是跟世界的疾病有一些区别,比如说世界
排名第一的是乳腺癌,中国排第四,我国排名第一的结果是胃癌,肺癌,然后是依次消化道的结直肠癌,然后是肝癌,食管癌,甲状腺癌
。这个跟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十几二十年前的时候,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比较差,存在食品卫生安全的问题,消化道肿瘤是高发病症。而发达国家相反,他们食品很安全,但是工业化国家的空气污染,汽车尾气很严重,肺癌是他们的高发肿瘤。
第三组数据是我们中国整体治疗效果,数据来自于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五年存活率是一项最常见的指标。从发现到治疗,5年后还有多少人活着。与美国和英国相比,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偏低,但我们的死亡率分别要高出30%和40%,其中36.4%死于消化道肿瘤,一方面是因为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一方面与我国是否采用规范的标准治疗有很大关系。西方国家的好医生并不多,但是他们的治疗规范。在我们国家,为什么北医院排名最高,就是因为我们的患者很大程医院才能享有非常好的务
,能进行系统计划的治疗。医院,这个治疗效果至少是10~30年的差别,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其他的非医疗的考虑。
二当我们面对健康的头号杀手,该怎么办?1)防癌筛查要避坑
肿瘤筛查与诊断的区别是,前者是旨在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诊断是要进一步检查,很多诊断试剂已经有了症状,有了怀疑,需要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确认性的检查,这叫肿瘤诊断,这两者是非常不一样的,评价维度也不一样。
靠谱的首先高精度,第二个维度是要少伤害,如果做一个检查,本来只是一个体检项目,结果检验要造成创伤,还要承受非常高的风险,无论是这个出现其他的并发症,感染,还是甚至出现一些重要脏器受损,那么这个都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尝试的。
最后是检查成本的考量。
2)防癌筛查的利弊权衡:
明确做的每个检查的辐射剂量是多少,带来多少潜在的危害。可以看到基本的参考值是中国人均活动的年均辐射量大概是3.5~5个msb,普通的胸片x光标准剂量是0.1ms辐射量,一个低剂量胸部ct的扫描,大概是相当于六个月的消耗
三常见恶性肿瘤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实例一:远房亲戚有肠道家族病史,讳疾忌医,三十出头查出肠癌,去年去世。有家族史最好是从十一二岁开始做防癌筛查。肠癌患者前期可能息肉,慢性炎症改变,
10-15
年后,患肠癌风险较大,其次危险因素是肥胖,糖尿病,吸烟,饮酒,过渡摄入腌制肉类,缺乏运动等)
◎常见恶性肿瘤之
肺癌
不健康生活习惯会让患癌几率提高。
◎常见恶性肿瘤之
肝癌
肝癌,肿瘤新发病例数占比9%,死亡人数占比是13%,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一个亿。
*不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乙肝病毒携带者,
40岁开始定期做防癌筛查。
◎常见恶性肿瘤之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死亡率不高,造成甲状腺癌确定的危险因素是辐射和家族史,比如说核泄露地区生活。甲状腺肿瘤分五个级别,病理分成六个级别,手术本身有一定风险,术后可能会出现呛咳,声音的改变。是否手术需要做详实的分层分析。
反面案例:Helen32岁是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因为常规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做了甲状腺全切,活检显示良性结节。但是因为全切,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
◎常见恶性肿瘤之乳腺癌
从发生比例上来看,10万人大概有3.9%乳腺癌有哪些危险因素呢?
第一是性别,女性得乳腺癌的风险是男的倍以上。
第二个危险因素是年龄,细胞是一个不断复制的过程,复制的次数越多,出现错配的概率就越高,这就是概率的累积过程,年龄越大患病几率越高。
第三个是特定的机理,有家族史的人群。
女性月经早或者月经初潮比较晚,绝经中间又一直没有生孩子,与同龄人相比,危险系数会稍微高一些。亚洲女性,乳腺的密度在年轻的时候都比较致密,40岁之前建议超声。过了40岁,尤其过了45岁这个年龄段以后,乳腺这个开始变得疏松建议从40岁开始做钼靶筛查
(其他:针对每日饮红酒对女性身体有益的说法,酒商营销成分多过科学解释,红酒功效不及跑步。性伴侣多会增加患宫颈癌几率)
生命科学越来越进步,我们对人类对个体了解越来越多,行业也越来越细分,越来越个性化,甚至到将来的某一天,也许可以根据自身的基因做到定制。我们做防癌筛查,不是什么都要检查,有些检查项目的商业目背后的性价比并不高。根据自己的自身具体情况去做合理安排是最好的。一旦做完筛查,发现肿瘤,也不要悲观慌张,做好心理建设,认知上肿瘤也是身体细胞的一部分,因为某些因素,一小部分细胞不听自己指挥了,这个时候如果通过规范的治疗,把它压制在一个安全的状态下,其实就是
OK
的,人类与肿瘤和平共存的状态是最佳的,祈愿大家健康!
QA环节Q:47岁友人每年乳腺筛查,去年10月查出乳腺癌晚期,今年春节去世。为何筛查未发现?
骆:需了解乳腺筛查内容,40岁以上女性建议钼靶检查。40岁以下女性选择乳腺超声筛查。
Q:日常体检,应该做哪方面的防癌筛查
骆: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家族遗传史,所处环境来综合评定。比如说长期吸烟人群做肺癌筛查,30岁以前的女性三年做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Q:父亲,弟弟身上有脂肪瘤,这种能消除吗?
骆:脂肪瘤和肿瘤没有关系,如果因为美观原因,医院消除。
Q:癌医院进行?
骆:
医院就OK了。医院的体检中心是被外包出去的,会比较偏商业化,口碑可以即可。
Q:基因防癌筛查检查有意义吗?
骆:基因筛查目前来说,价值并不大,原因在于它的解读还很不标准,没有一个医学界的共识。如果说你做了这个基因筛查完之后,对于这个结果无论怎么解读之后,它不会影响你的临床的决策,就是说你的结果是a,bc,d,对吧,那最后你该干嘛还是干嘛
不建议常规去做这些筛查,因为它的性价比太低
Q:乳腺超声与钼靶价格是多少
骆:超声一般三百多,钼靶一般-元左右。钼靶辐射相当于1.5个普通胸片的辐射。一到两年做一次,甚至三年多一次,其实这个剂量还是挺低的
Q:鼻咽癌的治愈率高吗?
骆:发现不是特别晚期,基本上不用手术,化疗即可。中国广东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高,治疗经验丰富。医院有丰富经验。
往期精彩回顾
-BIB第84期|周莹:如何构建你的学习飞轮
-BIB社团早餐会第83期
王蓉蓉:财富心理学
-BIB社团早餐会第81期|BIBBetterMe复盘营--第三期总结暨第四期招新启动会
-BIB第80期
夏春雨:如何在陌生城市从零启动,快速的找到你想要的人和资源?
-BIB第79期|普明彦:茶品人生、四季与茶
-BIB第78期
张文娟:如何快速跨界并科学决策
-BIB第77期
王祥:从投资中悟出的人生胜法-如何构建一套稳定盈利的量化策略?
-BIB第75期
阿隆:新年特别版-致敬,献给
-BIB社团早餐会
如何在群体事件中快速控制局面?
文章:骆毅志芹
脑图:董琳
编辑:黄进
更多内容欢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