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肌肉瘤(fibroma)又称肌肉纤维瘤。多见于皮下,生长缓慢,一般较小、边缘清楚、表面光滑、质地较硬、可以推动。若混有其他成分,则成为纤维肌瘤、纤维腺瘤、纤维脂肪瘤等。纤维瘤、尤其是腹壁肌肉内的硬纤维瘤(desmoid)可恶变,应尽早手术完整切除。
相对于创伤性病变,骨骼肌肿瘤罕见,大多数是良性的
然而当评估一个包块时,即使有外伤史,总要想到恶性肿瘤的可能,因为这不能完全排除外伤前已有肿瘤的存在
本章节重点讲述最常见肌肉肿瘤的US表现,一些组织类型如脂肪瘤、血管瘤,特异性累及肌肉但非肌肉源性的肿瘤,也在本章讨论。肌内囊肿将在第6和第14章讲述
肌内血管瘤
深部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肿瘤,通常发生在肌肉内
部位:最常累及大腿的大肌肉
症状:如果受累肌肉比较狭长,肌纤维受到拉伸时,可能会引起疼痛
“血管瘤”包含一大类脉管畸形,依据主要的血管通道类型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型血管瘤、静脉型血管瘤和混合型
病理:除血管结构外,血管瘤还可包含血栓、钙化(静脉石)、含铁血黄素、反应性脂肪(最常见)、平滑肌和纤维组织
肌肉血管瘤组织的多样性解释了其回声不均质的原因
超声表现:一个复杂的边界不清的包块,混合了低回声(血管)和高回声成分(反应性脂肪增生),这与MR上的信号符合
近50%可在包块内看到静脉石,超声表现是包块内低回声区内的强回声伴声影,可在X线上显示
US能够诊断血管瘤,特别是包块内见到静脉石。延长观察可见低回声成分缓慢流动。部分病例的超声诊断可能有困难,特别是病变边界不清,较大的包块浸润多个肌肉,或与肌肉内脂肪混合时
前臂肌内血管瘤:前臂超声横断面(图a)和MR-T1WI(图b)显示一个肌肉内边界不清的包块,由多种成分混合构成,包括均匀的高回声(与反应性脂肪过度增生相关,1),残余肌肉组织(3)和具有明显血管结构的高回声组织(2);图c和图d为血管成分放大像,显示明显的低回声管道结构,CDI可见缓慢血流信号;图eT2WI冠状面显示肱二头肌内血管瘤的纵向延伸。图f手臂侧位片显示有静脉石(箭头所示)
深部脂肪瘤
深部脂肪瘤可发生于肌肉内或肌肉间,较皮下脂肪瘤少见,肌肉内脂肪瘤较肌肉间脂肪瘤相对多见
好发部位是四肢的大肌肉,临床上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包块,但有些病例可生长迅速,导致神经卡压进而引起症状
良性肌肉内脂肪瘤可分类为:
界限清晰型:边界清晰,不被压缩,无血流,与浅表脂肪瘤表现相同,肌肉收缩时更易显示
浸润型:肌纤维被增殖的脂肪分隔(不代表脂肪瘤恶变),超声显示为不均质的条纹样肿物,没有确切的特征,可能不像脂肪瘤
应当明白,浸润模式不代表肌肉内脂肪瘤的恶性征象,虽然高回声区代表脂肪,MR对于识别浸润性脂肪瘤的脂肪组织显著优于US
肌内脂肪瘤,浸润型。一个无痛缓慢生长肿块患者前肩的12-5MHz横断面超声图像(图a),与T1WI轴位图像(图b、c),显示三角肌内有一个大包块,其特征是高回声背景(*)和由于肌肉纤维与脂肪混合形成的条纹状结构(三角箭头)。脂肪瘤有一个薄的低回声边缘(箭头),反映周围受压移位的肌肉组织
脂肪肉瘤
在纤维和纤维组织细胞恶性肿瘤后,脂肪肉瘤是发病率第二的软组织肉瘤
占软组织恶性肿瘤10~25%,好发于50-60岁男性,不代表脂肪瘤的恶变,从组织病理学上,可分为5个亚型:
高分化型(50%):
高分化型:缺乏转移潜能,但易局部复发;与成熟脂肪瘤不易区分;超声表现:大的、多分叶的、边界清晰的肿块
(*当脂肪瘤样肿物内出现厚间隔、结节状或球状病灶、回声与脂肪不同、有血流信号,应警惕恶性,建议CE-MR检查*)
黏液样脂肪肉瘤:病理:包括少量脂肪(<10%,分化程度不一)、不等量黏液样基质、圆形细胞;超声:界限清晰、多结节、复杂的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MRI:非增强MRI上,病变类似于囊肿(长T2信号),在腘窝时类似于Baker囊肿
圆形细胞脂肪肉瘤
多形性脂肪肉瘤
去分化型脂肪肉瘤
肌肉内高分化脂肪肉瘤。后外侧肩部矢状面12-5MHzUS显示三角肌(d)内有一个大的肌肉内圆形包块(箭头)。包块界限清晰,相对于邻近的肌肉组织,为不均匀高回声回声,提示为脂肪。MR-T1WI矢状面压脂相显示:包块由脂肪构成,注入造影剂后间隔显著增强(箭头)。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注意包块内分隔的增强未在US检查发现,总体上US诊断高分化脂肪肉瘤的能力有限
肌肉内去分化型脂肪肉瘤。70岁男性,腘窝上区一个无痛、缓慢生长(超过5年)的占位性病变,临头所示),并向肌间伸展,特点是:大的脂肪瘤样部分(1),其旁另有厚间隔,结节状的非脂肪性区域(箭头);b、c对图a1和2所示的两个区域进行12-5MHzUS横断面扫查,发现一个条纹状的不均匀的肿块(箭头)(1),对应MRI的脂肪瘤样组织,以及由厚的低回声间隔(三角箭头)高回声区(2)。d大体手术标本
肌内黏液瘤
临床:40-70岁、女性多见,好发于大腿、肩部、臀部或上臂的大肌肉
病理:良性肿瘤,由大量黏液样基质和成纤维细胞组成,血管稀少,生长缓慢
超声:边界清楚的低回声病变,可为实性或囊实性,内可伴有充满液体的裂隙或黏液基质形成的囊性病灶。特征表现:小部分高回声脂肪包绕着结节,最常见于病变上极和下极,被称为“脂肪帽”或“脂肪壳”;病变周围水肿
将该病变与其他粘液病变区分是重要的,因为该病为良性,没有复发或转移潜能
腹直肌内黏液瘤。图a前腹壁矢状面US显示腹直肌内一个无痛的小结节;图b相应的T1WI矢状面、图cT2WI压脂相,图像显示腹直肌内有一个边界清晰的圆形均质的低回声肿块(箭头),外周为上下两极为脂肪(三角箭头)。在T1WI上,肿物与周围肌肉等信号,并且在T2WI上具有与液体相似的高信号。在a(垂直白线)所示水平上获得的d–f横断面US图像显示d头侧脂肪帽(箭头)、e结节(箭头)和f尾侧脂肪帽(箭头)。注意病变部位完全肌肉内
腹壁外硬纤维瘤
又称为侵袭性纤维瘤,是起源于肌肉结缔组织的罕见的软组织肿瘤
临床:发病高峰25-40岁,30岁以下病变侵袭性更高,大多数为孤立性,约10-15%为多中心,具有侵袭性,生长快速,浸润邻近组织,术后局部复发率高
部位:好发于下肢(沿着坐骨神经走行)、肢带、肩胛部
病理:由成纤维细胞和不同数量的致密胶原纤维组成。在最初的生长之后,随着细胞数量和细胞外黏液基质的减少,大多数的硬纤维瘤逐渐缩小,直到变成不规则形的致密胶原纤维肿物
超声表现:随着成分变化,回声也不相同,边界不清晰或锐利,后方回声常衰减,血流丰富或乏血供(乏血供者常为胶原纤维丰富的病变)
腹壁硬纤维瘤
与服用避孕药(雌激素敏感肿瘤)、怀孕(期间或之后)、腹部手术、创伤的妇女有明确的关系
此外,它们可能是家族性Gardner综合征(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骨瘤-软组织瘤综合征)的一部分
最常见于腹直肌和腹外斜肌
腓肠肌内侧头硬纤维瘤:图aUS长轴,图bT2WI压脂,图c钆增强T1WI压脂相显示T2不均匀高信号,这与细胞数量增加相对应,并且具有明显的低信号带,可能与胶原纤维密集区域有关;图d服用避孕药的妇女,腹直肌内肿物,边界不清,不均匀低回声;图e产后妇女,腹直肌内,浸润型生长
横纹肌肉瘤
横纹肌的主要原发性恶性肿瘤
临床:发病率在2-6岁(儿童期)和14-18岁(青少年期)之间达到峰值
病理:胚胎型(葡萄状)和腺泡状(间变型),后者更常见于四肢肌肉,预后较差。具有很高的局部侵袭性、早期复发和转移性
超声:没有特异性表现,仅限于指导经皮活检
肌转移瘤
许多因素(例如收缩活性、局部酸碱度和氧合变化、乳酸积累、肌内血流容量和压力、局部温度)被认为可能干扰继发性肿瘤的肌内生长,发生率很低
最常转移到骨骼肌的原发性肿瘤:乳腺癌、结肠癌和肺癌
超声:无特异性表现,亦不能提示肿瘤起源
应注意经皮穿刺活检或热消融可能导致肿瘤细胞在针道种植
图a、b黑色素瘤冈下肌转移的超声及CT;图c结肠癌和图d肾癌的骨骼肌转移
本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为公益性学习交流平台,欢迎广大粉丝投稿,所转载文章均已标明作者和来源,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往期推送
肌骨超声在疼痛康复医学诊疗中的应用
见微知著,不输鹰眼——肌骨超声的基础讲义
腕手部超声的临床应用
肘关节超声扫查与诊疗分析
乔雅馨·踝关节的超声扫查与诊疗分析
·张浩良·肩关节的超声扫查与诊疗分析
你是我的眼——超声临床应用概述
超声引导下肩痛的精准康复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及治疗
肌骨超声在颈肩部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超声引导下的坐骨神经的精准诊疗
超声在盆部关节中的应用
肌骨超声在膝关节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张君:超声引导下的星状神经节阻滞
声明:本平台刊载文章不代表其个人观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欢迎投稿,支持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于删除;
长按识别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白癜风有哪些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