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国家卫健委疾控局17日发布今年的宣传周主题:“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
关爱生命科学防癌
癌症和肿瘤是一回事吗?听听肿瘤界权威专家怎么说吧:
癌症和肿瘤这两个词经常通用,一般情况下也确实没太大问题。一定要纠结的话,这两个词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肿瘤的关键词是“固体”,癌症的属性是“恶性”,所以恶性固体肿瘤就是癌症,血液癌症不是肿瘤,良性肿瘤不是癌症。
专家如是说
01.肿瘤病因学专家程书钧
研究发现肿瘤是一种基因病,源自基因损伤、突变累积的结果。肿瘤是生物进化衰老的正常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癌症是嵌入生命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对癌症的治疗不能一味追求治愈,也需要更多强调减轻病情、与癌共存,让人体和肿瘤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程书钧特别强调,宿主因素对肿瘤的发生、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国外有动物研究显示,较封闭的外部环境可通过小鼠的神经系统影响其神经、内分泌,进而增加肿瘤发生几率。人类远要比小鼠复杂,环境对人的影响也要远远大于小鼠。另外,也有研究发现,50%以上的肿瘤患者确诊后会发生焦虑、抑郁,一旦陷入焦虑、抑郁,整个生命状态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肿瘤是全身性疾病,不能只看成是一个孤立、局部的肿瘤问题。未来肿瘤研究要高度重视肿瘤的宿主因素,诊疗思路要从治疗病人的肿瘤,逐渐过渡到治疗带肿瘤的病人,加强宿主抑制肿瘤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只考虑直接杀灭肿瘤的方法。对于晚期转移肿瘤,更应调节宿主因素,而不能仅仅依赖靶向药。
聚焦癌前病变,将肿瘤防治关口前移。癌前病变发展到癌症要10年-30年的过程,有人终身维持癌前病变,不到1/3的人会发展成肿瘤,这个阶段是早期发现、研究和控制肿瘤非常重要的关键期。
02.中国抗癌协会郝希山
防控肿瘤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降低肿瘤患者的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率,最有效的就是预防。我们国家的肿瘤发病率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上升,但是在美国,不但肿瘤死亡率下降,发病率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也逐渐开始下降。我国死亡率比较高的肿瘤是肝癌,92年开始我国推广注射乙肝疫苗,乙肝从原来普通人口的10%下降到现在2%-3%,肝癌的发病率在有些地区也出现拐点。
03.医院石远凯
几年前患者被确诊为癌症后,大家都会向患者隐瞒真实病情,现在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医院来的患者基本上都知道自己疾病,有些患者一开始就知道了,另一些患者在开始治疗时候也基本都清楚。我们与患者沟通在过程是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在治疗刚开始我们跟患者谈得不是那么特别透彻,患者对疾病不太了解,加之恐惧,你跟他说太多他会一头雾水,更不知道该怎么办,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通过学习,最后他会变成了一位专家,你再跟他去沟通时候的,患者会提出非常专业的问题。我觉得这种知识的普及实际上对我们医患之间的沟通甚至共同的正确的客观的认识癌症这种疾病是非常有帮助的。
同时,我们与不同期别的患者沟通的内容会有所区别,比如早期肺癌患者手术后淋巴结没有转移,我们就会告诉患者,他愈后是非常好,医院复查,不要有任何负担,可以回归社会,跟患病前一样正常地工作生活。对于中期患者,我们就告诉患者后面除了手术还要接受其他在治疗,疾病会有效得到控制。对于晚期的患我们会告诉他,需要一些更系统的更长期的治疗,近年来外科治疗、放射治疗还有内科化学药物治疗以及靶向治疗都有很大的进步,晚期肺腺癌的患者在上世纪70年代中位生存期只有几个月,而到了今天如果能使用适合的靶向药物,这类患者长期生存的机会就大大加强,中位生存时间可以达到五年以上。
04.工程院院士林东昕
现在医学界普遍认为肿瘤的发生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指大的环境还有生活方式还有感染病毒还有过度饮酒、吸烟这样的生活方式,但是大家可能看到在同样的环境之下,相同的生活方式不是每个人都发生肿瘤。那么这就提示,遗传因素也非常重要。
遗传因素就是刚才提到的基因组,基因组每个人的结构是不一样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从基因组对肿瘤发生的不一样来看,目前两类基因,一类直接跟肿瘤癌变通路关系非常大的,刚才提到茱莉这个事情就是乳腺癌基因突变BRCA1,这个基因突变非常容易发生乳腺癌,她这样的人80岁发生乳腺癌的概率是87%。
还有一个办法,如果检测高度易感基因的话,还有其它措施比如化学预防,吃一些药,另外经常体检,一旦早期发现的话,手术效果非常好。另外,大部分肿瘤90%的肿瘤是散发性不是家族性的,没有高度易感。
家庭在防癌抗癌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家庭关爱的理念,推动以家庭为单位,成员间相互支持,共同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定期防癌体检,关爱陪伴患癌家人,促进家庭健康和谐,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家庭负担和社会危害
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一、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慢性病
(一)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万,死亡病例超过万,防控形势严峻。
(二)我国最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近年来,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三)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
(四)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二、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二)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三)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四)我国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较早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三、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二)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过大、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三)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四)癌症的发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癌症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尽早